业务范围 Business Scope
职业卫生评价
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职业卫生评价职业评价报告网上公开信息表
|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  | 
			
				 甘肃白银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部矿业公司  | 
			
				 项目 类别  | 
			
				 有色金属矿石开采  | 
		||||
| 
				 项目业主  | 
			
				 羡洪胜  | 
			
				 项目 性质  | 
			
				 现评  | 
		|||||
| 
				 项目地址  |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银山路125号  | 
		|||||||
| 
				 被评价企业联系人  | 
			
				 郭巍  | 
			
				 被评价企业联系人电话  | 
			
				 13830006227  | 
		|||||
| 
				 项目简介  | 
			
				 深部矿业是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设的一个二级单位,包含有两个井下采矿区:深部矿业主采场和二号采场。其中主采场的掘进和采出矿作业为深部矿业自主开采,二号采场的掘进和采出矿作业由深部矿业承包给盛祥工贸有限公司和甘肃宏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515项目部进行。  | 
		|||||||
| 
				 评价机构及评价项目组  | 
			
				 评价机构  | 
			
				 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机构负责人  | 
			
				 潘祖高  | 
		||||
| 
				 项目负责人  | 
			
				 黄维峰  | 
			
				 个人资质编号  | 
			
				 A01(P)12100046  | 
		|||||
| 
				 报告编制人  | 
			
				 陈昌勇  | 
			
				 个人资质编号  | 
			
				 A01(P)12100045  | 
		|||||
| 
				 报告编制人  | 
			
				 严锐  | 
			
				 个人资质编号  | 
			
				 A01(P)12100049  | 
		|||||
| 
				 报告审核人  | 
			
				 高飞  | 
			
				 个人资质编号  | 
			
				 A01(P)12100044  | 
		|||||
| 
				 
 
 
 评价活动主要信息  | 
			
				 签订合同时间  | 
			
				 2014年7月  | 
			
				 报告提交时间  | 
			
				 2015年4月27日  | 
		||||
| 
				 职业评价类型  | 
			
				 现状评价  | 
		|||||||
| 
				 到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  | 
			
				 余天,证书编号A01(J)12100067 王娟,证书编号A01(J)12100068  |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 
			
				 郭巍  | 
		|||||||
| 
				 到现场开展检测活动时间  | 
			
				 2014年10月12~14日  |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1)生产工艺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毒物:NH3、H2S、CO、CO2、SO2、NO2、O3、锰及其化合物; 粉尘:矽尘、煤尘、电焊烟尘、石灰石粉尘、水泥粉尘; 物理因素:噪声、手传振动、高温作业; 其他因素:密闭空间作业、高湿;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设备等的调查,综合分析后确定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CO、SO2、NO2、锰及其化合物、矽尘、电焊烟尘、手传振动、噪声。 (2)检测结果 噪声检测结果:本次噪声现场检测共设定点26个,针对16个岗位;个体6个,针对6个岗位。根据表4-13、表4-14中检测及计算结果可知,总共有8个定点、6个岗位的8h等效连续A声级超标。超标岗位为:主采场的凿岩工、掘进岩工、爆破工、中孔岩工,二号采场的凿岩工、爆破工。 CO检测结果:一氧化碳各检测点的短时间采样浓度及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值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 SO2检测结果:二氧化硫各检测点的短时间采样浓度及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值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 NO2检测结果:二氧化氮各检测点的短时间采样浓度及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值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 锰及其化合物检测结果:锰及其化合物各检测点的短时间采样浓度及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值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 粉尘检测结果:本次粉尘总尘检测设17个定点、针对13个岗位,个体6个、针对6个岗位;呼吸性粉尘检测设15个定点、针对12个岗位,个体6个、针对6个岗位。该用人单位井下作业点以及锅炉房出渣点粉尘性质为矽尘,锅炉房上煤点粉尘性质为煤尘;总粉尘定点采样的8个岗位和个体采样的4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呼吸性粉尘定点采样的4个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总粉尘超标岗位:主采场的爆破工、中孔岩工、装岩工、破碎工、放矿工、司炉工、铲运机工,二号采场的凿岩工、爆破工、装载工、铲运工、农用车司机。呼吸性粉尘超标岗位:主采场的装岩工、破碎工、方矿工、司炉工。 手传振动检测结果:手传振动检测点测量结果均不符合职业卫生限值的要求。超标岗位:主采场的凿岩工、钻探工、爆破工、掘进岩工,二号采场的凿岩工。  |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结论:该用人单位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同时结合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调查及职业健康体检情况,该用人单位在落实本报告建议措施,且经整改后结果符合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后,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建议:建议用人单位加大在职业健康培训、警示标识、中文说明、应急救援物质、设备、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投入;建议缩短凿岩工等接尘作业岗位的作业时间,在产噪设备上加装消声器,在井下作业面加装氨气及氧气自动报警装置;建议为井下接尘岗位配发护目眼镜,如凿岩工、钻孔工、中孔岩工、掘进岩工。建议尽快补充矿井通风构筑物,并安排专兼职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做好记录。建议在井下作业点放置急救箱。建议用人单位组织未体检员工或体检项目不全的员工补充相应的职业健康体检。建议在相应作业点补充警示标识。  | 
		|||||||
|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 
			
				 该项目直接备案,无专家组审查意见。  | 
		|||||||
| 
				 
 
 
 
  | 
		||||||||

